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20184月,通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学科调整建设的新工科学院。聚焦“应用型、地方性”的特色定位,秉承“创新求是,立德成材”的办学理念,坚持“建团队、搭平台、促成果、育人才”的工作思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强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建设了一支以教授为主导、博士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0人,占40%;博士36人,占72%,分别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国内知名高校;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占28%;组建了能源转换与循环利用、新材料计算与模拟、特种功能材料、先进材料成型技术、摩擦润滑材料、绿色智能高分子材料等六个科研团队;2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国家“三区”科技人才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2个、青年巴渝学者4人,重庆市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2人。1人获2021年化学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

紧密对接重庆市页岩气、新能源、高分子、石墨烯、水资源洁净、特种功能等新材料产业,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24暂停招生)、材料化学”四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2023年申办储能科学与工程新专业(2024年准备招生),目前在校本科生850余人。

“超常配位键工程与新材料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技术与现代制造”重庆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联合共建有“无机特种功能材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材料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0余万元,其中教学设备300余万元,大型科研设备28台套,建有23个校内外实践与就业基地(3个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本满足现有本科生实践教学需要。

建有“重庆市众创空间、材子家园”等大学生育人基地,金相技术协会优秀学生社团,众志、绿能、云钎等优秀学生科研团队。近三年,学生在国家和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得等级奖励282人次,其中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5项,在全国互联网+”大赛中获重庆赛区金奖4项、国家铜奖3项。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获市级、校级科研立项30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授权专利32件。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达96%以上,主要面向材料类大中型企业,就业质量优良;学生考研质量较高,升学率达30%

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筹建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学院1个,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专业建设与改革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52项(其中,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重庆市教改项目9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2篇,出版教材7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材料与化工”是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同时也是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树脂材料、新能源材料、轻量化金属材料”。近年来,遵循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学科发展思路,先后获得夸瑞兹密国际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7项;授权发明专利79件;主持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04项(2016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8项)、横向项目106项,年均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701篇,出版《键弛豫》等学术专著1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