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提升项目选题与申请书撰写质量,10月29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崇智楼205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培训会。会议特邀西北大学二级教授郑建斌通过线上会议形式担任主讲,学院今年拟申报基金的教师及2026年有意向申报的教师共同参加了培训。

郑建斌结合自身近十年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的丰富经验,以及主持、参与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深厚积累,系统梳理了基金申报的关键环节,全面分享了从选题架构到标题设计的完整思路与方法。他强调,单位管理支持、教师研究积累与授课质量提升,是提高基金资助率的三大关键支柱。项目成功申报不仅依赖于高质量的申请书,更需要在选题阶段即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鲜明特色,通过持续打磨,实现从“迷茫困惑”到“精准突破”的实质性跨越。

针对当前科研人员在基金申报中普遍存在的困惑,郑建斌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与规范出发,聚焦选题架构的审定与标题设计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提出,选题架构应严格遵循“好基金项目五要素”:一是契合国家基金鼓励“基础研究”的根本属性;二是聚焦唯一的科学问题,确保题目能迅速转化为核心研究内容;三是构建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的“递进型”或“1+2=3”式研究框架;四是充分彰显研究的创新性与特色;五是整体呈现引人入胜的学术吸引力。
在标题设计与校验环节,郑教授还就“机理与机制”“科学与技术”等常见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指出机制研究必须包含“作用路径”与“调控方法”两个核心层面,为教师在概念把握与表达规范上提供了清晰指导。
本次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效启发了参会教师的申报思路,为学院后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文:马海瑶 金晨曦|初审:郑照静|复审:余营|终审:林琳|发布人员:邓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