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调研乡村文旅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7月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团在晏家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邓承兵陪同下走进长寿区鱼跃龙门经开驿站。该驿站地处长寿区晏家街道龙门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是集生态养殖、休闲观光、民宿餐饮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依托14.6平方公里幅员及龙门桥水库资源,已成为带动当地居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的龙门村与如今的面貌有着天壤之别:曾经的龙门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多以传统农耕为主,收入单一且不稳定,闲置土地与水库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村庄发展缺乏活力。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随着鱼跃龙门经开驿站的建成运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闲置土地被盘活,变成了规整的养殖基地和观光园区;龙门桥水库资源得到开发,衍生出垂钓、游船等休闲项目;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民宿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不少外出青年也返乡创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走进养殖基地,志愿者们发现这里布局规整,高位养殖池排列有序。据了解,该基地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对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进行精准把控,保障鱼类健康生长。养殖品种丰富多样,包括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实现了较高的单位产量。

在与基地负责人的交流中,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到,基地在鱼苗培育、饲料投放、病害防治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同时,工作人员也分享了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如极端天气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市场波动保障收益等。


在交流中,邓承兵勉励同学们要在艰苦环境中锤炼吃苦耐劳的品格,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希望大家在实践中多反思,将所学所悟融入未来学习与工作中,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此次对鱼跃龙门经开驿站的走访,志愿者们不仅实地了解了乡村文旅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更亲眼见证了乡村从传统农耕模式向多元化业态的蜕变,深刻感受到产业振兴为乡村带来的蓬勃活力。志愿者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作为青年学子,既要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产业升级,更要带着责任与情怀,扎根基层,努力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图/文:郑照静、陈坤宇|初审:郑照静|复审:余营|终审:林琳|发布人员:邓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