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三下乡·镜头聚焦】村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瞿敬才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7-11   动态浏览次数:939

(通讯员:王鑫)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成果,79日下午530分,我院2022暑期“三下乡”——“启智助‘材’”乡村振兴促进团走入了重庆市涪陵区义和街道临江村。这是一个坐落在长江边的美丽乡村,有满山遍野的生态果树,每年三月份的时候,这里就开满了白色的李子花,谈谈的清香充斥在山野之间,让人流连忘返。农民企业家瞿敬才就是从这里开始,成功建立了一个综合年产量达25万斤的生态基地——互梦农业园。



   在了解到瞿敬才的真实情况以前,志愿者们很难想象出作为一个家境困难,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文盲”到底需要克服多少困难,付出多少汗水,才能创立出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生态农业园。他告诉志愿者们,虽然作为一个临江村本地人,但是他最初并不在此工作,并且工作稳定,生活富裕。他在一次与当地村支部书记康云的交谈后得知,临江村有大量适合种植果树的土地,但由于当地农民没有科学的种植方法,导致果树的产量和品质都不高,又因交通不便,除了自给自足以外,唯一的销售渠道就是几天一次的集市。于是,他决定回村建设家乡,帮助自己的家乡富裕起来。当与志愿者们提起临江村的发展历程时,他感慨万分,因为他不仅是人们眼中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更是一个经历了临江村巨大变化的历史见证者。




   他在创业起步阶段试种的果树品种是李子,这也是当地农民种植最广泛的果树。在那一年里,他一个人不仅要做好果树的种植工作,还要负责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但由于没有种植经验,果树在选种环节就出现了问题。那批品种的果树不适合在当地种植,最终以失败告终。历经几年的努力,果树的栽培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临江村交通不便,产品无法运往外界,市场狭隘。直到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临江村也将一条崎岖不平的泥泞小路修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也正是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他有机会通过人才振兴战略学习到科学的种植方式与管理方法,成功解决了产品质量与销路的问题。在成功建设了生态果园之后,他又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发展立体农业,智慧农业,如开发光伏产业,配合种植羊肚菌,最大化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目前,他和团队正在打造“义和临江村互梦农业园”的专属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推动临江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构建农旅一体的新型发展理念,帮助他们端牢自己的饭碗,为家乡的振兴做出贡献,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富裕。

   瞿敬才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更得益于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