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我院组织部分学子观看直播“送金融知识进校园”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9-18   动态浏览次数:586


(图 徐子涵|文徐子涵)

为提醒青年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避开校园金融骗局,916日下午230分,我院于崇智楼210会议室组织观看直播“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的活动。2020 级共25名学子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重庆市银行业协会代表发言,她先向同学们提问“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接着,便对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解释到,电信网络诈骗是犯罪分子针对务工人员、学生、老年人、妇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网民等群体,利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QQ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要求受害者打款或者转账,从而骗取财物的活动。而后,她列举了几个常见诈骗情景:疫情期间,伪装疫苗注射工作人员窃取个人信息;虚拟红包网址;盗用好友身份,以“我换电话了”为由让其转账;卜算运势的虚假网站;征婚交友等渠道获取私人信息。对此,她总结出防诈公式:人物+沟通工具+要求,并希望学子们能够理性对待网络的诱惑,面对不确定性时,理应反复确认,时刻保持严谨,牢记“六个一律”。



紧接着,由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代表曾洁向学子们介绍了有关互联网投保的相关问题。她提到了四个互联网投保常见“陷阱”:销售误导、强制搭售和诱导销售、经营不合规不审慎和用户信息不安全。随后,她强调了互联网投保“四注意”:1.自营网络平台需注意,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2.投保前应认真阅读保险条款,避免影响保险合同效力。3.电子保险签字需慎重对待,购买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切勿盲目勾选未知按钮。4.购买前需反复确认保单真假以及保单条款。最后,她对学子们提出要求,她希望学子们能提高防诈骗素养、理性消费、杜绝野性冲动消费、按需购买经济适用的产品,做一个“聪明”的保险消费者。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我院学子的金融素养,持续增强了我院学子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