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亮 | 图 任亮)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教育报国守初心 铸魂育人担使命”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为做好第二阶段“扬师风”工作,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弘扬师德师风主旋律,彰显和传递立德树人的正能量, 10月23日下午崇智楼210会议室,我院邀请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于海洪教授作了一场生动的“扬师风”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彭程教授主持。


于海洪教授报告主题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要义:道德表的统一---我的理解认识与实践”,他结合他38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和追求,从教师角色定位、正确认识师德师风建设和践行优良师德师风,做德艺双馨的“四有好老师”三个方面作了系统讲授,他认为,师德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的人格风范。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教师这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希望广大教师要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树立不断进步发展的标杆,要做良师,做到师道、师德、师表有机统一,干一行爱一行,在教学行为、教学研究中努力践行课比天大理念。教师和学生代表共60余人聆听了报告,反响很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于海洪,三级教授, 硕士生导师。曾任涪陵师范学院STS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长江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等职。现任《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执行主编。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政协特聘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库专家,三峡之光访问学者导师,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评委会评委,重庆市精品课程评委会评委,重庆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专家评审委员会自然科学评审组组长。是重庆市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学校教学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在《中国教育学刊》《大学教育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9篇,出版教材及专著9部。获得国家语言文字先进个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获得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9项,区、校级奖项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