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凤玲|图 刘凤玲 龙海林)
11月7日晚7点整,我院于开阳学术报告厅开展了“双眼所见皆材料,嵌入智慧才成器”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高文秀主讲。副院长刘松利、叶升平等12位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我院17、18、19级部分学子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我院叶升平教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高教授。紧接着,叶教授表示他特邀高教授为我院开展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系列讲座,希望让我院学子感到肩上的担当与使命。
讲座开始,高教授展示了新材料的类型并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的新材料顶级实验室。高教授指出,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GDP的重要举措,而实体经济就是卖材料,世间万物皆为材料,国家正在逐渐重视材料发展。此后,高教授为我院学子科普了硅的用途,随后介绍了他独特的提纯硅工艺以及生产过程,并强调整个提纯设备均由自己研发。高教授表示,提纯硅对实验设备的要求极高,同时物理法提纯占地小、成本低、环保无污染,更优于化学法提纯。之后,高教授介绍了新型储能材料及其前沿市场产品。高教授提到,固态高密度大容量储能芯片的研发用于手机电池可连续供电10天,未来将考虑用于飞行汽车。

紧接着,高教授指出材料周期长,研究成果需要长时间的沉淀。高教授鼓励我院学子坚持材料研究,并表示机会永远留给不断努力的人。在高教授讲学环节结束后,高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前期制备的单晶硅。随后,进入问答环节,我院老师与学子积极参与。其中,周丹教授向高教授请教了制备电池中关于Co离子的学术问题,一位17级学子向高教授请教了关于太阳能储存的能量能否传输到太空站,高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最后,高教授与我院老师合影留恋。

(高教授展示单晶硅)


此次讲座的成功开展,使我院学子对硅材料研究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对材料研究有了深深地向往,对专业定位更加清晰明确。
高文秀,1957年生,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建立了中国硅矿石的微量元素图谱,根据其在日本和美国已有的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材料的研发成果,结合我国的高品质石英硅矿石原料,提出了全新的从硅石开始提纯多晶硅的完整工艺方案,并创办了中外合资的南阳迅天宇硅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从事太阳级多晶硅的提纯与切片生产。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巨大关注,国家发改委特批了2000万的研发经费,日本三菱公司也注入了一亿日元基于科研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到厂视察工作时专门指示要保护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自从回国后申请与多晶硅提纯生产的国家发明专利17项,已被批准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