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宇仪 图 ∣刘树、刘剑秋、李良金)
在北纬29°线上,有这样一个地方:说着土味十足的方言,种着自给自足的蔬菜,养着鸡鸭鱼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安详却家家都有家家的困难。而在这条线上,还有这样一个学院,秉承着“创新求是,立德成材”的院训建立了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而这群服务团的青年人希望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带去“科技、文化、卫生”,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正是在这样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选择来到珍溪镇石牛村——这个被大山“深爱”的地方。
初识石牛·工作稳步开展
7月16日清晨时分,鸟儿也才刚“开嗓歌唱”,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的成员们就带着蓬勃的朝气向石牛村出发了。大巴车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后,转过一片山林,视野忽然开阔起来,志愿者们就进入到了大山的“内心”——珍溪镇石牛村。
在欢迎会上,石牛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瑜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石牛村的基本情况,以及石牛村的各位领导和干部。她还在会中表示,自从知道了志愿者要来石牛村的消息,有很多村民都来询问志愿者的情况,满是期待与关心,令人感动。张书记还特别强调了在活动期间的安全问题,希望志愿者们服从上级安排,听从指挥,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下午三时,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而志愿者们却用更加火热的内心迎接酷热的挑战,挨家走访,调研。同时告知此次“三下乡”的主题,以及后期的活动内容,志愿者们表示,虽然条件艰苦,天气炎热,但是看着各位村民们的热情,以及孩子们的期盼,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入夜时分,天气渐渐转凉,微风将志愿者们要在村委会开展主题为“发现身边美好,找到精神力量”的电影展播的消息带向全村。男女老少陆陆续续赶来,好不热闹!在电影结束后,伴着蝉鸣,映着一轮玄月,村民回到家中休息,而志愿者们则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第一天是兴奋的,也是困难的。相信志愿者们在经过晚上的休息之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展第二天的工作!
清晨出访·巧遇赶集
五点半的石牛村,天已经大亮,志愿者们给石牛道了一声早安之后,就向村里走去。20位志愿者结伴而行,与叶自力所长以及陈磊书记一道在乡间的小路上边聊天边与路过的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情。
沿着村中小路,志愿者们看到了整个村庄的灵魂—石牛村辛苦劳作的人们,和石牛村的秀美青翠的山和清澈见底的水。志愿者们嗅着清新的空气,体会到农民劳作的艰难,感叹着建设脱贫攻坚项目以来对石牛村的改变。
他们笑声不断,是坚强地苦中作乐,他们步履不停,是希望对石牛村做出一些贡献。赶巧的是,今天是珍溪镇的赶集日,一路上看多很多人都朝着珍溪镇的方向过去。志愿者们向老乡了解到赶集是每个月都会有的活动,老乡们通过赶集买来自己需要的物资也可以通过赶集卖掉家里的特产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物资、信息的交流。
结束了早晨的出访,志愿者们大致了解了整个石牛村的构造,以及各种路线,为后期的调研工作做好了前期工作。志愿者们深知任务艰巨,但是纷纷表示会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为石牛村发展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青春音乐·飞进心田
在石牛村,有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天使”,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电子设备的诱惑,他们大多一起成长,小小的眼睛中流露的是对知识渴望光芒,对新事物的向往。
到了与辅导小组相约的时间,会议室里虚无坐席,小到幼儿园大到初中生,都积极的参与了进来。而志愿者之一的邱雷更是拿出自己特长—“葫芦丝”,现场为小朋友们吹奏一首《映山红》,当即勾起了不少小朋友强烈的兴趣,挣着抢着要学习这个新奇的乐器。同为辅导小组的吴文昊同学则是将提前准备好的歌词单发给小朋友们,教他们歌曲《外婆家的红螺湾》。在现场的小朋友们边有的鼓掌打拍子,边跟着眼前的大哥哥唱歌;有的在学习吹奏葫芦丝;还有的在完成自己的暑假作业。会议室因为有了这群“小天使”的歌声和笑声而显得格外热闹。
“我想和习主席见一分钟”——爱国老人真情流露
就在17日当天上午,一位瘦弱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向村委会走来。老人手里拿着一张自己写的七言律诗——《未来有望》。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来到石牛村进行教育帮扶活动有感而发。这是他在16日晚完成的作品,今天一大早就要拿过来给志愿者们分享。
据悉,老人家名为何维余,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在志愿者与老人家的交谈过程中,发现老人家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者。他热衷于关心国家时事政策,积极了解国家和世界的风云动态,还会在闲暇时间里思考国家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在谈及老人的理想信念,老人表示自己在晚年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敬爱的习主席能够接见他一分钟。一分钟可能很短,短到可能聊一两句就会过去;一分钟也可以很长,长到成为一位花甲老人毕生的梦想!当谈及一分钟的时间里老人想要说些什么时,老人家说“我只想表达出如何让我们1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观点,一个站在中国农民角度上的观点,这样就足够了。”志愿者们听了十分感动,也表示石牛村有这样一位爱国主义鲜明的老人在,相信石牛村的精神风貌会越来越好!这位爱国老人带给志愿者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其中的思想与感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他带给我们的感动值得我们珍藏,他对我们的感谢,是对我们“三下乡”工作的肯定,这也为我们后期的“三下乡”工作开展鼓舞了士气。
最后志愿者们仔细阅读了老人家所作的律诗,纷纷感叹老人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示了对老人家最真切的谢意。何维余老人表示希望自己也能够为“三下乡”团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看法,将团队建设的越来越好。就这样,在接近三个小时的访谈中,志愿者和老人家相谈甚欢,最后到吃午餐之前,才依依不舍的送走了老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刚刚开展两天,就收到了村委以及村民的一致好评,更是有像何维余老人这样专门送诗来表示感谢。由此可见,“三下乡”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志愿者的真心实意打动村民,感化村民,提升村民在科技、文化、卫生这三方面的进一步认知,达到脱贫攻坚致富这样一条美好的道路!
石牛村―离别不说再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此次三下乡活动接近尾声,长师志愿者的石牛村之旅即将告一段落,为了给此次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志愿者们精心筹备了一场文艺汇演。
19日晚上八点,石牛村便民服务中心坐满了人,晚会的兴奋中透露着离别的悲伤,在石牛村张洪平主任和张瑜书记讲话之后,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陈磊宣布此次晚会正式开始,此次晚会由志愿者主持,文艺小组负责节目,无论是歌曲《稻香》、《真心英雄》,还是志愿者们的“诗朗诵”,还是全体手语操《感恩的心》,都体现着长师学子的风采。还有阿姨们的《开门红》和《相约北京》带动全场,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着小朋友们表演葫芦丝,志愿者欣慰的表示。最值得表扬的还是文艺小组准备的时装秀,小朋友和志愿者们手牵手一起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这两天辛苦你们了”石牛村的乡村们对志愿者们说。
“三下乡”活动结束了,可是长师的志愿者们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会结束。